一级建造师职业和执业的区别?
职业资格是指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取得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证明这个人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方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具备承担一定建筑工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能力和资格。
执业资格是在取得职业资格基础上,依照有关规定持有或办理相关手续获得的资格。在某些工程项目中,除了要求有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主持工程,还需要有持有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确保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的顺畅运行。在持有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前提下,相关人员有权在工程项目中担任工程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总设计师或技术负责人等职务。
因此,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和执业资格是有区别的,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是取得该资格的前置条件,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是有关机构核准资格的一项必要条件。
1.证书性质不同
职业资格是劳动部门发证,而执业资格是人事部门发证。职业资格是国家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证书,所有行业都必须持证上岗,而执业资格是某此特殊行业从业的资质证明。
2.分类不同
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
一建为何忽然不值钱了?
因为拥有一建证书的人越来越多,企业可以花更低的价格找到证书,这样证书的价格自然会越来越低。现在国家政策就是要求人证合一,即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必须有证书。
2023年一级建造师要考几科?
根据2023年的相关规定,一级建造师考试将继续考核4科,分别是《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相对较难,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分年考试。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要求可能会根据官方通知而有所调整,建议考生以中国人事考试网的通知为准。
什么是一级注册建造师?
注册一级建造师是指经过国家建设部门认定、在建筑领域[_a***_]专业技术工作并传授相关知识多年、通过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获得一级建造师证书的人员。
一级建造师具备了在建筑施工中担任总监或高级技术顾问等职务的资格和条件。
注册一级建造师的意义在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使得建筑工程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安全地进行。
通过注册一级建造师考试的人员也能够获得更高的职业地位和收益,是建筑行业重要的职业之一。
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注册条件的人员,经过注册登记后,即获得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注册后的建造师方可受聘执业。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满前,要办理再次注册手续。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全国通用
一级建造师,是建设工程行业的一种执业资格,是担任大型工程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建造师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关键岗位的执业注册人员。建造师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员,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建造师注册受聘后,可以建造师的名义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从事其他施工活动的管理、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建造师的职责是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对工程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面的组织管理。
2002年12月5日,人事部、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工作正式建立。该《规定》明确规定,我国的建造师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2020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是9月19-20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