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d是什么岗位?
hsd的岗位是水文测量师noaa。水文测站是指为收集水文监测资料在江河、湖泊、渠道、水库和流域内设立的各种水文观测场所的总称。2018年,全年水文部门报送各类水雨情信息9.64亿份,发布洪水预警835次。成功防御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等流域编号洪水,科学防范“山竹、玛莉亚、温比亚”等台风袭击,及时有效应对***江、雅鲁藏布江4次堰塞湖***,为科学防御水旱灾害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江师大科文学院怎么样啊?
应该还可以。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主校区与江苏师范大学主校区毗邻。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
学院现设10余个系,有在校生8600余名。共有本科专业42余个,涵盖了文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学院除依托江苏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设备、现代化的图书馆等优越条件办学外,还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打造“数字化”校园,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设施,形成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教务管理软件系统、图书资料网上检阅系统、校园中英文无线广播系统、有线广播系统、校园治安监控系统、校园电视直播系统、电子屏幕信息发布系统、银校收费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现代化。
江师大科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教育质量非常好的高等院校。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独立学院,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毗邻江苏师范大学主校区,校园景色秀丽,环境幽雅,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14余万平方米。
学院下设中文系、外语系、社会工作系、管理系、经济学系、信息科学系、生物与化学系、环境与测绘系、机电工程系和传媒与艺术系等10个系,现有本科专业38个,在校生8000余名。
延边珲春“土字牌”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承蒙邀请,吉林省珲春市的防川村,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称。“土字牌”就坐落在防川村中俄边界线的起点处。
“土字牌”曾作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国界标志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上的第一座界碑。碑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石碑。我方一面刻有汉字 “土字牌”,左侧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方一面刻俄文“T”。
“土字牌”的“土”并无汉语意义,而是俄文字母“T”音译过来的。1860年,沙俄以武力胁迫清***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此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给沙俄,其中包括珲春辖境中的全部沿海地区及岛屿。为了明确条约规定的内容,在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四百余公里的陆地边界上设立界牌。按照1860年《中俄北京续增条约》规定,“土字牌”本应立在距图们江入海口20华里处,但由于当时清***代表昏庸无能,以至于沙俄单方将“土字牌”立于距图们江口44华里的沙草峰一带。当时中俄勘界所立的界牌全为木制,由于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包括“土字牌”在内的许多界牌损毁严重。
1885年,清朝大臣吴大澂勘界时发现“土字牌”并未按规定位置所立,同时发现“珲春辖境处处与俄接壤”,“自珲春河源至图们江口五百余里,竟***牌一个”。经再三请奏,1886年五月,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勘界委员会***、滨海省***巴拉诺夫等在俄罗斯进行谈判。在这次谈判中吴大澂指出“ 应照《条约》(《北京条约》)记文,由海口量准中国里二十里,即在江边补立“土”字牌,方可与《条约》相符。”而俄方代表却说海水倒灌之地为“海河”,除去海河20里,才算图们江口。此说法明显是为‘土’字牌立于44华里处找借口。吴大澂当即指出,“海口即江口”,“若论海水所灌,潮来时海水进口不止二十里,潮退时江水出口亦不止二十里。所谓江口者,总在海滩尽处,仍须照约由海口量准二十里方为妥治。”吴大澂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再三辩驳,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将“土字牌”树立在“沙草峰南越岭而下至正冈尽处”江岸地方,顺图们江至海口30华里,径直至海口27华里。1886年6月21日,吴大澂和巴拉诺夫等人亲至现场监立“土字牌”。虽然经过据理力争仍未能将“土字牌”立于距图们江口20华里处,但毕竟收复了不少失地。后人为了纪念吴大澂为捍卫国家领土而做出的努力,在“土字牌”的原立位置修建了吴大澂雕像供后人瞻仰。
1993年4月,中俄重新划定边界,规定在“土字牌”一侧设立了422号界标。至此,“土字牌”已经不再作为国界标志,而是作为历史文物永久的保留下来。1994年12月,“土字牌”被吉林省委、省***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又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9月又进一步被确立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如今“土字牌”完全对外开放,供人参观,每年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
“土字牌”作为中华民族荣辱兴衰史的见证者,既见证了近代中国忍受沙俄侵略的屈辱,又见证了中华民族顽强抵御外来侵略压迫的伟大民族精神。如今,作为国防教育基地,已先后开展了百余次以“参观边界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军地一堂课活动,共接待地方人士以及在校学生数万人。